马林老师于汉院体育部任教已有十六载,十六年的历程,砥砺奋进,破风而行。近两年里,马林老师热衷于教学和科研,获得了不少成就,并在汉口学院2022教学科研表彰大会上,获得了“汉院好老师”荣誉称号,实现了教书育人与科研工作齐头并进。
薪火相传,心灯不灭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阵风吹动着另一阵风,一个灵魂唤醒着另一个灵魂,一个希望点燃另一个希望。”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如是说。这句话于马林老师而言最合适不过,运动世家出身,他从小便深受父母的影响,身高突出,活泼好动。在初中便被选中,进入校队开始了正规的篮球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教练给予了他很高的关注很多的支持,在通往体育这条路上为师,为父,为友,马林老师将他的教练当作引路人,始终在教学路之路上传承着责任和温暖。
在成为篮球国家一级运动员后,马林老师深感教育的重要性,希望将自身所学更好地传承下去,因此他选择成为一名体育教师。在任教过程中,马林老师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怀揣崇高的理想信念,热爱党的教育事业,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教师的身份时常让他感到自豪,说这样既可以实现个人价值,还能在学生成长路上提供帮助,希望学生都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教研相长,知行合一
马林老师说:“身为人民教师,我向来都将教书育人放在首位,教学是我的首要任务和根本任务,然后将空闲时间用来做科研,实现教书育人与科研工作并重,这是我的基本教育理念。”在日常的工作之中,马林老师将主要精力花在了教学之中,如设计教学方案、与学生沟通理念等等,他鼓励学生参与各项比赛,2021年12月,他曾带领汉口学院女子篮球队获得第24届CUBA第二名。工作之余,他便会抽出大部分时间去做科研。他先后参与编写体育教材8余部,出版专著一部合计80万余字,在各大国家级、省级重点刊物公开发表论文10多篇,其中被CPCI检索论文一篇。
从一名年轻教师到副教授的付出并不轻松,但马林老师做到了教学和科研双重压力的平衡。自“体育强国”提出以来,马林老师更加注重体育理论和具体实践的结合,深入钻研理论知识,将这些知识融入平时的体育课程中,成效显著,课堂活跃,同学们对马林老师的评价都很高。马林老师还提到,由于体育课程的特殊性,在课堂上他会尤其注重学生的体育素质综合发展,经常性地倾听学生想法,让学生实现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同步发展是他的愿望。
学业引领,亦师亦友
马林老师一直认为他和学生们应该更偏向于朋友间的关系,所以课堂氛围一直以来都比较轻松,他经常鼓励学生们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他说只要他将自己的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之中,真心为了学生,学生们是看得见的,只有老师真正付出了,学生才能真正学到知识,这样才能使教和学互相融合。“教育者应该充满真诚的人道主义情怀,把自己的一腔激情洒向每一位学生。”马林老师显然就是这样一位教育者。
关于学生在大学期间对各方面本领的锻炼,马林老师认为学生的能力是综合的,学习成绩和身体素质都同样重要,在大学的日常生活中,同学们都需要加强体育锻炼,也要多参加文体活动,充实自己,拥有一个好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状态。而在学生们走向社会之后,这些参与过的活动都会在每个不同的方面产生帮助,像交流能力、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平稳的心理状态等等,这些都能在平时的活动中锻炼。马林老师希望学生们都能够逐渐成熟稳重,独当一面,继而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教育的目的,是要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努力的目标,活出自己的人生境界,指引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舞台找到绽放光彩和梦想成真的机会。马林教师一直在尽力燃烧自己,点燃学生心灯,成为照亮前方道路的提灯人。(文:彭思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