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言:“务学不如务师。在学生眼里,老师是“吐辞为经,举足为法”,一言一行都给学生以极大影响。在汉口学院2022年教学科研表彰大会上,我校文法学院吴忌老师被评选为‘汉院好老师’。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吴忌老师用勤勤恳恳,谆谆教诲,沐浴了三千桃李。“亦师亦贵友”正是对吴忌老师最好的写照。
追求源于热爱,热爱成就追求
在采访中,吴老师与我们交流得很愉快,吴忌老师在中南民族大学法学专业毕业,研究方向为理论法学,一直致力于在擅长的法学领域发光发热,做出自己的贡献,他认为自己的人生应当勇于尝试、追随兴趣,为了继续丰富阅历、沉淀经验,他自此走上了从教之路,并深深扎根在了教育事业。吴忌老师表示:他热爱教学,在课堂中能够感受到与从事法务工作不一样的氛围,充满了生命力与成就感。
在给学生们进行授课中,吴忌老师的教学风趣幽默,生动形象,常常列举生活中一些司空见惯的例子来阐述一条条枯燥的法律条款,让学生们不仅学得扎实,更学得轻松。吴忌老师对这份职业的热爱也使得他和学生们的关系相处融洽。课堂上他们是严肃的师生关系,课堂下也能成为相谈甚欢的伙伴。疫情期间,为了避免线上授课时老师一人独唱,台下学生精力涣散。吴忌老师采用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投入到科目的学习并且乐在其中
不断改变,力求发展
吴忌老师不断追求提升,做出改变,到汉口学院担任法学专业的专职教师后,他认为自己还有很多的提升空间,这是他想要做也是正在做的事。任教三年,他从刚开始的忐忑紧张到现在课堂上游刃有余,从没有经验的教育新人变成了有为的汉院才干。
作为青年教师,吴老师同样对以后的工作进行了周密地考量和规划。对于教育,他始终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他反对高中时的应试教育,认为学生更重要的不是成绩,而是自身道德与素质,三观养成以及学习能力,社交能力,独立自主能力等等。吴老师认为,大学的教育目的是立德树人,而不仅仅只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大学老师要做的是教会学生如何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而不是单纯地教学生如何运用知识得高分。
同时,吴老师也为自己定下了目标,他希望自己能够在教学技能上有持续的提升,他希望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氛围中学会,学好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他眼里,师生关系应该是融洽的,紧密的,而不是冷淡的陌生的。今年,吴老师计划带领学生参加计算机大赛等各种文化创意比赛。他认为这些活动比赛是提升学生能力的绝佳机会,在赛事的紧迫节奏下,学生会得到飞速的进步和成长。因此,他鼓励学生参加学校以及各种市省级的比赛和活动,抓住学习生涯直至人生中每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
初心如磐 奋楫笃行
吴忌老师目前教授《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商法》《公司法》等学科。他不仅要求自己学识渊博,在教学能力和技巧上也追求精益求精,曾荣获汉口学院第四届青年教师竞赛三等奖,这是对吴忌老师教学质量和课堂氛围的肯定。他认为,课堂是学生的,应当以学生为中心,这才是教育的根本。
教学的同时,吴忌老师也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法律从业者和法学学者,努力继续在法学领域做出贡献。他曾在论文《试析当下法律规范与自身修养》中分析公民的个人修养对中国法治社会的影响,在论文《居住权的法理分析及我国民法典的立法价值》。《〈居住权〉在我国民法典中的立法价值》中探讨我国居住权的法理特征,以及对居住权进行立法保护的必然性进行分析。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吴忌老师同时还在自己家乡为小型企业从业者,个体商户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解决了县乡农村知识水平不高而导致的法律纠纷,为他们科普法律常识,提升遵守法律尊重法律的意识,帮助家乡更好地发展。(文:谭志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