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走向未来 ——记艺术设计学院何雪波老师
日期:2025-01-21  作者:  浏览量:0

 

何雪波老师于2009年9月进入汉口学院工作艺术设计学院任专职教师。在2022年科学教研表彰大会上他荣获“汉院好老师”称号。针对这一称号何老师认为,教育是良心事业,会影响学生的未来走向,在教学育人过程中,何老师化身引路人倾尽心力引导学生们走向光明的人生道路。

在教育中成就彼此

何老师在我校艺术设计学院中主要负责基础实践课程和艺术理论的教学,他讲道:“这些基础课程引导学生对艺术有最基础的了解和认识,也是为后面的课程起到衔接的作用。专业基础课程是艺术设计学科课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创造意识培养具有开发性效应,对艺术设计人才专业素质培养与专业潜能训练具有独特作用。”多年以来,何老师始终坚持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不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灌输着对学生的人格塑造的教育理念,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

从教中,何老师与学生们的相处非常融洽,很多学生亲切直呼他波波老师。正是这样的关系拉近了何老师与学生们的距离,也为教学减少了一些阻力。在何老师的课堂上,学生求知欲强烈、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师生间相处情感比较充分,学生参与面广。他也多次组织艺术学院的学生参加绘画大赛,他认为在大学里想要脱颖而出,只学习成绩好是不够的,还需要多方面的能力,而学生参加赛事之后从这些活动中不仅是取得成绩,同时也是对学生能力的肯定和鼓励,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在大学校园里他说道希望同学们要开阔眼界,丰富自我,多泡泡图书馆,多和老师交流,多尝试多探索。

在教学中探索艺术

当谈到科研与教学时,何老师说道,科研是教学的“源头活水”,如果没有科研做支撑,大学课堂教学就会失去“灵魂”。十余年来,何老师在陶印研究与制作,书法及画作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他的作品多次获奖并被收入协会。何老师认为具有较高科研水平的教师,必然对教学内容思考得更为深刻透彻,对知识的把握更为准确,教学更易做到“深入浅出”,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与理解。对科研的关注使教师能够及时将最前沿的学术成果不断充实到自己的课堂中。科研也是对教师的能力的不断提高。

在汉院的教学岗位上耕耘多年,何老师总结出一些心得。他认为教学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科研和教学水平。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不断拓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对未来的教学希望能形成自己的有特色受学生欢迎的教学风格和精品课程。能将自己的科研更好地投入教学之中,始终站在教学改革的前沿。

何老师希望汉口学院的校园建设越来越美丽,希望汉口学院的学科建设越来越有特色,他将在自己的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为建设汉院倾注自己的每一分力量。(文:郭梦瑶)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