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汉口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环艺专业教师,副教授,2020年评为校级优秀指导教师,任国家乡村振兴重要负责成员,中共党员,获汉院好老师荣誉称号。
激发兴趣,统筹教导
循循善诱,为人师表。陈老师一直怀着敬畏之心,固守教师之魂、敬守教师之德,谨记教师之职,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安静教书,潜心育人”的教育理念。身为汉院环艺系指导老师,他时刻关注学生作业情况,强调“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学习态度,出于自身学术及教研考虑,逐步引导学生由兴趣使然到自我钻研,升华作业。陈老师的课堂,她都提前到教室,准备好教学文件及材料。一些爱迟到的学生受到她的影响,上课不再迟到。从教十余年来,她承担了环境设计专业《建筑制图》《空间概念设计》《植物设计与造景》《建筑设计史》《设计美学》《陶艺》等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不仅如此,在教学中她精心准备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讲求教学艺术,钻研教学,探索课程改革。2020年5月,获得汉口学院第四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艺术组二等奖;第八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陈老师长期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并将其融入多门课程的教学中。2022年,主持汉口学院教学研究项目《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设计美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主持汉口学院课程建设项目《设计美学》的课程建设。
教学中,她是学生的良师,日常里,她还甘愿做学生的益友。学生在考研、求职等方面遇到疑惑时,都会第一时间和她交流。她总是耐心地解答,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总是不忘给学生提供好的实习和就业机会,许多毕业多年的学生依然与她保持联系。
沟通互助,实践出真知
作为艺术设计类专职教师,陈老师一直秉持着“新时代中华文化传承”的精神,筑基村落,助力乡村建筑设计新型化发展,深入当地民俗特征,结合当地特色及自身经验设计传统手艺,同村民工作坊探讨建设布局,并将其所获心得融汇于课堂。2015年参与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传统乡村建筑的复兴---艺术修复乡村》;2019年5月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湖泊水网地区传统村落的创新营建人才培养》,进行相关理论与实践学习;2022年3月,与初月明老师一起,组建“共学社”学生实践学习社团,开展第二课堂,带领学生参加乡村建设。参与校级教学研究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的创新研究——艺术设计类学科实践教学与“乡建工作坊”模式结合》。带领学生多次参加乡村设计与建设工作坊,并将实际项目引入课堂,辅导学生作为毕业选题进行设计及研究,辅导学生参加相关专业设计竞赛,收获相应成果。2022年7月,参加由湖北希望工程·小农基金主办《苍葭冲“知青年华”康养小院共同缔造工作坊》,并担任导师。辅导学生蔡叶根,杨阳《美丽乡村景观设计-依山傍水》获第二届环亚杯中日设计交流展环境空间类(学生组) 银奖;徐炼彬、杨雯霁、杨善之设计作品《清风·小筑》获2022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乡村振兴类三等奖;杨善之的《“追寻茶香”乡村民宿设计》入选第六届学院空间青年美术作品大展。
孜孜不倦,放眼未来
陈老师怀着对生活的向往与美学兴致,不断致力于学生美学价值观方面的培养,在老师的带领与引导下,荣获2022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乡村振兴类三等奖的《清风·小筑》《“追寻茶香”乡村民宿设计》《云顶蓝图火星生活区概念设计》等多个奖项,至今奉献于艺术道路的她曾感叹道:“学术无止境,科教有目标,学生能上进,文化有力量。”指导了一批又一批学生的陈老师认为:走艺术必须勤勤恳恳,大学的学习为你搭上知识的阶梯,走好当下的同时也应注重未来。(文:夏瑞美)